close

自從我有了小孩以後,常有人會對我說:「你應該平常就在教她講英文吧!」那時Rosie連中文都一次只會說兩、三個字,更別提英文了。我總是半開玩笑地說:「現在又不是我的上班時間。在家教小孩英文好像在加班一樣。」老實說,我當時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樣教小小孩英文。其實兒童美語和幼兒美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要我教學生「現在進行式動詞要加ing」還容易一些。教牙牙學語的女兒說英文我還真不知如何下手。

另一方面,當時我是不贊成小孩子太早學英語的,特別是在母語還在發展的時期。因為我在過去教兒童美語補習班的經驗。上過全美語幼稚園的小朋友來到補習班往往比較難教。因為這是兩個系統的學習重點不同。全美語或半美語幼稚園,甚至是一些以外師為主的補習班,他們的教學著重在聽與說。即所謂的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對幼兒而言,能聽能說即可。儘管文法有些許錯誤,只要能溝通即可。他們教出很多敢表達,卻文法錯誤百出的孩子。

然以中師(其實是台師)為主的補習班,強調讀與寫。即所謂的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由於教材比較難,故適合母語有一定基礎的小孩。他們能說和寫文法正確的句子。這樣的學習是以台灣的升學考試為導向的。這樣的學習方式是缺乏情境(context)的,所以要他們在生活中運用英文相對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當然這也與小孩的個性有關。

這兩種系統各有特長,我也不認為那一種系統一定比較好。但是,如果從全美語的系統轉而進入以中師為主的補習班時,常常會有不適應的情形。畢竟大部分的孩子將來接受的台灣升學式的教育,所以全美語或外師教導下的孩子在學校的筆試是比較吃虧的。當孩子在校的英文成績不盡理想時,有的家長會想辦法自己教。沒有時間或不懂得自己教孩子的家長就會將孩子轉到以中師為主的補習班。
這樣的孩子進入以文法為導向的補習班時,他們會覺得很內容很簡單,他們早就學過了。然而,他們造出來的句子往往少了動詞或者主詞。

我曾經有個剛轉來補習班的學生,很愛說英文,隨時隨地都盡量用英文跟我對話。儘管他的文法是常常是錯的,但是我很喜歡這個主動積極的小孩,也很喜歡跟他對話。媽媽還為他擔心,因為發現他講出來的英文文法亂七八糟。我跟她媽媽說,他的愛表達的個性很好。他多用英文表達,我反而有更多的機會糾正他的錯誤,這樣他會學得比其他的小孩更快。

但我教了他幾個月之後,發現他在文法上有長足的進步。他在課堂上造出來的句子不但文法正確,而且常常充滿想像力。(大部分的學生都喜歡用一些常用、安全的字來造句,以免犯錯。)但是他在下課後不再用英文與我聊天了。他還是很愛聊,不過他用的是中文。我猜想文法的訓練讓他講英文更謹慎,不再是憑直覺說出。他覺得不再有自信,因此他開始不愛用英文聊天。不過只要他的主動積極的個性不改變,當他對英文的文法越來越熟悉,越來越有自信,他就會像以前一樣隨時隨地用英文思考、對話。

這個孩子是比較特別的例子。大部分從全美語轉到以文法教學為主的補習班常常有更嚴重的問題。他們大部分都覺得老師教的句型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曾學過。然而,他們常常造不出句子來。此外,再以讀和寫為主的補習班裡,這些孩子們的認字和拼字能力比較弱,考試的成績往往不理想,進而失去學語言的信心與興趣。

我目睹了太多類似的例子,所以對於全美語的教育存疑。然而,教幼兒美語也不可能強調讀寫。因此,連帶地我也對學齡前的幼兒學英語亦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但我在補習班的兩位同事(Maria與Cindy)早上都在幼稚園教美語。他們常與我分享幼兒美語的教學心得,我也常常與他們請教教小孩的技巧。他們開啟了我的視野。再加上平常觀察Rosie學母語的歷程,我發現了幼兒獲得語言能力過程的絕妙之處。幼兒有語言的解構與建構能力,而這個能力似乎是天生的。幼兒不但能夠分析句子中字彙的意思,也能夠用既有的字彙創造句子。這讓我想到研究所時,「政治心理學」中的schema。

我以往只從兒童美語的領域思考幼兒美語的弊病,卻忽略了這個年齡孩子所需要的為何。他們需要的是許多語言上的刺激。這些語言上的刺激是他們分析意義與創造句子的原料。因此,我開始改變我對早期英語教育的態度。從過去的排斥與懷疑,轉變為主動研讀相關討論,並積極地實踐在對Rosie的教育當中。

至於我前面所提到的不適應問題呢?我相信這個問題有可能會發生。既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存在,我就更容易從旁輔導。如果她將來面臨這樣的困難,作為一個英文老師與媽媽,我不但瞭解問題癥結,也瞭解她的個性特質,從旁輔導應該不是難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ackb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